2025-2026学年上海市中小学生高尔夫球锦标赛圆满收官
摘要:11月9日,2025-2026学年上海市中小学生高尔夫球锦标赛在上海旭宝高尔夫俱乐部成功落下帷幕。本次比赛共吸引来自全市16个区、42所中小学校的112名学生运动员参加,他们在绿茵场上挥杆逐梦,书写奋进与热烈的青春高度。本次赛事标志着高尔夫球项目首次纳入上海市中小学生锦标赛。回顾以往,高尔夫球项目近...
本次赛事标志着高尔夫球项目首次纳入上海市中小学生锦标赛。回顾以往,高尔夫球项目近年来已陆续进入上海本地的多项重大校园体育赛事:
·2024年,首次纳入上海市学生运动会(中小学生组)
·2023年,首次纳入嘉定区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
加上本次比赛,这三项赛事共同构成上海市青少年高尔夫球的“核心赛事体系”,也充分体现了高尔夫球运动在本土校园中不断发展的良好态势。
赛事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上海市中学生体育协会、长宁区教育局承办,上海市西郊学校、上海市高尔夫球协会协办,并获上海永达公益基金会与上海向阳高尔夫球发展基金会支持。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永达公益基金会为赛事提供特别支持,为所有选手免除报名费和击球费,有效降低参赛门槛,扩大赛事覆盖面。
比赛中,选手们在绿茵场上挥杆竞技,展现出良好的技术素养与体育精神。经过一天的激烈比拼,各组别获奖情况如下:
在团体赛中,上海赫贤学校、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和上海民办永昌学校的球员们表现卓越,斩获前三名的优异成绩。同时,上海青浦区世界外国语学校、上海市梅陇中学、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东滩学校、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证大外国语小学和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东部分校的同学们也发挥出色,分别位列第四至第八名,共同登上荣誉领奖台。
团体荣誉之外,个人赛的角逐同样扣人心弦,选手们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尽显风采,共同书写了本届赛事的精彩篇章。
小学女子组:这一组的较量中,来自上海青浦区世界外国语学校的邵一诺凭借稳定而出色的发挥,稳摘桂冠。这位球员在今年9月凭借两只老鹰,惊艳2025上海市青少年高尔夫球系列赛新东海站的赛场,此次更是延续火热手感,她先在第九洞顺利抓鸟,转场后又持续发起攻势,在后九洞交出35杆的亮眼成绩,最终以73杆的总成绩强势登顶。同校的刘霏蔓虽在前半程稍有起伏,但后九及时调整,最终收获亚军。而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福山证大外国语小学的孙乐琪也表现不俗,荣获第三名。
小学男子组:本组汇聚了三位实力选手——来自上海市徐汇区爱菊小学的熊传州、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第四小学的詹俊彦和上海民办永昌学校的蒋明明,整场比赛始终充满悬念与竞争。其中熊传州的表现尤为突出,开局于一号洞和二号洞接连抓鸟,前九洞战罢,交出35杆的成绩单,转场后稳扎稳打,最终以73杆的总成绩锁定冠军。而另一边的詹俊彦和蒋明明也毫不示弱,比分紧咬至最后。最终詹俊彦以1杆优势夺得亚军,蒋明明则收获季军。
初中女子组:这一组的冠军之争落在上海市三新学校松江东部分校的邓瑾宣和上海民办永昌学校的李秋实身上,比赛悬念迭起、精彩不断。前九洞结束时,两人杆差仅在一杆之内。进入后九,李秋实在第14洞擒获本届锦标赛的首只老鹰,展现竞技实力,可惜在之后误吞2只双柏忌,局面再度紧张。而邓瑾宣则于15号洞和17号洞接连抓鸟,逐渐与对手拉开差距。此时,首轮位列第三的王梓曜则一路稳扎稳打,迎头赶上。最终,邓瑾宣成功夺冠,王梓曜和李秋实分获第二、第三名。
初中男子组:这一组的成绩单上可谓“红字满天”,战况激烈。来自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中学的陈学思、上海市梅陇中学的虞铭嘉和上海赫贤学校的刘兆桐,为我们贡献了一场高水平的较量。先是刘兆桐拔得头筹,在前九洞中交出34杆领先全场。转场后陈学思迎来爆发,五度抓鸟,后九轰出32杆、低于标准杆4杆的惊人成绩,实现杆差逆转并一举夺冠。与此同时,虞铭嘉同样也在后九完成反超,最终获得亚军,而刘兆桐则位列第三。
高中男子组:这一组别中,上海星河湾双语学校的王佳翊表现亮眼,全程多次成功保帕并抓下4鸟,最终交出74杆(38-36)的成绩,顺利夺冠。而上海市西郊学校的刘鑫禹同样发挥稳定,荣获第二名。
颁奖仪式上,组委会为各组别选手颁奖,并向部分获奖选手赠送高尔夫球经典读物《历史上最伟大的比赛》,以激励他们在运动与人生中继续追求卓越。
赛后,团体冠军学校——上海赫贤学校的球员们热情分享道:“如果上一洞没打好,在下一洞我就会跟自己讲:慢慢来,别想太多,按练的来。越是这样,越要相信自己的准备,果断地把球打出去。”而谈及心态与成长,他们则表示:高尔夫练的就是一颗大心脏。别怕压力,每一次坚持,都让我变得更强大。
裁判团队也在赛后总结中表示:“这次比赛不仅赛出了水平,更赛出了风度。高尔夫不只是竞技,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希望更多孩子从中学会专注、尊重与坚持——这些比成绩更重要。”
作为上海市学生体育竞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锦标赛坚持“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展现新时代上海市青少年高尔夫球工作的成效。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本市学生体育竞赛的内容与形式,促进了各区、各校之间的交流互动,也为推动高尔夫球运动在校园中的普及与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注入了新动能。
此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